English

谁都得有个家

2000-05-1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伍时堂 我有话说

公元1980年以前,除了非常的“运动”,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,从来将就着厮守终生。当然,其中很多先结婚后恋爱一辈子幸福的,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来,那就是在物质贫乏没有自由的条件下,两个人比单个活麻烦少,怎么过,自己想辙。再有一些,令人唏嘘,两地生活几十年,愣把孩子拉扯大,创造了许多硬挺过来的历史奇迹。

今天,离婚和再婚的比例,几乎一直在升高。可以预见的是,不结婚、结婚不要孩子、没结婚有了孩子、结了婚有了孩子又离婚、离了婚带着孩子再结婚、一对夫妇要同时照顾8位甚至二位老人、或老了没人照顾、或不给后代添麻烦、独自开伙的有老伴儿的没有老伴儿的老人家庭,从单身贵族到孤寡老人,组成了多种类型的家庭:单身家庭、丁克家庭、单亲家庭、后亲家庭、老人家庭……,这些家庭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,将会不断增长。其中某些类型,会在某些时期急剧增长,听起来上面的话怪?嗦,可那远不是家庭构成变化的全部。

城市的建设发展,强大的生力军源出外来人口。现在还习惯说是“流动人口”,但其中会有不少将来不再流动,定居下来。站稳脚跟之后,又会将亲戚朋友陆续接进城市。同时,在传统恋爱婚姻模式之外,也会有其它形式的恋爱,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,成为合法,又会出现另类家庭。

家庭构成的变化,城市人口构成的变化,需要住宅政策和指标的制订,住房建设和管理的法律,和我们建筑师担负的住宅设计,都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。

由此,将出现过去没有见过的住宅类型,新的家庭,新的需要,新的住宅。

这么顺着说,听起来像是主动响应。如果是被动的,即,新的家庭新来的居民层出不穷,却没有相应的住宅,那么,新的社会现象变成矛盾,而且不断激化,就会变成大概永远也无法妥善解决的城市难题。

有些学校有些同学,前一阵儿做过中英学生住宅竞赛。其过程和结果,让一些同学激动了半天。有的认为有收获,有的认为让没有经验的学生,为百姓定50年终身大事,是不是不够严肃太儿戏了。

其实,50年和100年,哪怕三、五年都一样,预测不可能全部兑现。它是一种动态推论,仍然有当时能找到的依据。没有依据单做形式,又加上几十年一贯的认为住宅不能讲形式的浅薄积习,那这住宅题目就没劲没做头。说不上原则,只凭着常识和直觉,越是没有把握的,越有坦白承认,非得完成任务,无论是交作业还是完成平米数,就越要留下足够的宽容度,有弹性。别人的尝试和实践,经验和教训,不深入人家的生活没法体会深切,但总能提醒。

认为别人的情况能提醒,是基于这么一个认识,在住宅方面,各地生活习俗不同,经济文化条件不同,但人的基本需要、梦想和渴望,没有本质区别。同时,现实生活对过去留下来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,不可低估。在历史悠久,然而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占相当多数的中国,商业文化的发展,对传统观念冲决的速度,可能比那些有宗教信仰害怕上帝的地方,要更快。尤其是维系旧价值的核心单位和家庭发生大变化的时候。

我们“身在此山中”,对自己的变化不一定有足够的敏感,不妨先看看别人。

与一些同胞的误解不同,美国非常重视家庭,在近年以前,想任政府公职或在单位升迁担重任,家庭不完整表面不和睦,是致命伤。如果不重视家庭,它的郊区——那种全国郊区化的发展,是不可能的。20世纪直到60年代,最标准的家庭是丈夫工作养家,妻子带孩子持家,一般都有两三个孩子,但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。在当时,这种家庭占压倒多数。然而,到本世纪80年代,这种被称为传统型的家庭,只剩下21%。其余79%,是各类新型家庭。孤身一人的增长最快,高达四分之一,其次是单亲家庭,大约十分之一以上,基本上是妈妈带孩子。那么剩下的家庭大多已变成“双职工”,而一人赚钱一人管家的传统型,到20世纪90年代,也就还有十分之一。今天,这种传统型又有变奏,早晨常见路边有男士推着儿童车,教孩子说妈咪再见,因为是妻子去上班赚钱。

细说起来,例子太多太散,因为住宅里边麻烦事儿多。以前觉得穿牛仔裤留长发显帅,家里老人看不惯,说你少跟外国人学,就像老人家刚从外国回来特明戏似的。有些事儿人力拉不住。直到不久前,碰上要离婚的我们主张尽全力调解一般不让离,可人家过不下去,外人说空话管什么用。当然这里边有实情,一家分成两家,房子可麻烦,归哪个单位管?好,现在想说一个不严格没求证过的结论:首先要改变单位管房子的制度。怎么改,是另外的问题,我们先说跟设计最直接相关的。

设计住宅,不能再以核心家庭为唯一假想目标,只是面积大小有点儿区别。在无法预估到底有多少单身家庭、单身家庭、老人家庭比例的时候,将住宅设计为开放的系统,从某种程度说,更像20世纪的办公楼。因为在任何地方,确切的比例数字都不可求,统计上来以后就是马后炮,所以应设计针对不同家庭类型的城市公共住宅。这两种措施,难以避免上班的长途交通和子女上学出现问题。最有效的办法,改变现行居住小区的概念和做法,不再全搞这种集中设点划地为牢式的简单化东西,将城市整体变为开放系统,住宅、商业、办公、娱乐等所有设施,均匀地分布整个城市,为各类家庭提供可能性。这段混着说的是住宅设计和规划。

说到规划,还是补充一点。金融区、一条街,不是办法。不能想象外来的投资者,只喜欢这种集中的安排,见到它就感到欣欣向荣,他们知道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区别,见过工业时代的手段的缺陷。

地产商的天职是投机,任何类型的家庭比例不达到吓人的程度,没有形成强劲的市场让他们感到有利可图,不会随便不见兔子就撒鹰,否则是低能。各种类型家庭的出现,往往是少数,而且会有波动。解决这些家庭的住房问题,永远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干预和支持。百分之百的福利,眼下的国力还达不到,就要通过其它的商业和金融手段解决,欧美国家过去的经验可以参考借鉴。在市场机制下解决普通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,是一道难题,但不是无解。

听起来一大段家长里短的大白话,如果能骄纵自己片刻忽略谦虚的美德,我以为学问很大。除了吃以外,可以不旅游,可以穿的差些,但谁都得有个家。

有了家,怎么能自觉心理和精神安稳,是个好家呢?再说一句题外话。从政策到规则设计,要鼓励不同收入不同档次住宅和相应服务设施的融合,不能人为地设贵族花园和贫民窟,否则出了事没人管,也没有人拿得出钱来从事公益事业,又怀念一切靠单位的日子。社会过分分化,先富和尚未富的,谁都不舒服。我们通过住宅要建立的,是城市生活的秩序。新的、相对理想的秩序,还没有形成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每个人买得到票回得了家

[值班总编推荐] 【昔日贫困村现今的模样】彝寨不 ...

[值班总编推荐]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